危廢貯存設施規范原則
一、危廢貯存設施選址原則
二、危廢貯存設施設計原則
三、危廢貯存和堆放原則
1. 污染物    固體廢物與危險廢物產生量、貯存量、處置量、綜合利用量、轉移量。  2. 固體廢物管理的合規性  1)貯存場所環境影響與防護  2)運輸過程環境影響與防護  3)處置場所、過程環境影響與防護 4)轉移過程(聯單)  5)對危險廢物鑒別與程序的說明  3. 管理制度實施情況   污染防治責任制度、識別標識制度、管理計劃、管理臺賬制度、源頭分類制度、轉移聯單制度、經營許可制度、應急預案備案制度  4. 責任人制度  1)業務培訓情況  2)是否建立收集、貯存前的檢驗與登記制度;  3)是否建立連續、完整的收集、貯存、處置、利用、移送的管理臺賬制度;  4)危險廢物的移送和接收與臺賬是否建立了交接班制度和責任人制度;  5)是否制定了相關安全管理措施;  6)是否建立內部監督管理制度;   危險廢物現場核查應注意的事項  1. 認真對待危險廢物的辨識管理。  2. 建立規范的危險廢物管理檔案(產污企業的危險廢物檔案目錄、經營企業的檔案目錄)  3. 通過環評驗收確定企業危險廢物的產生環節、與那些原輔料有關、成分分析結果、單位產品的產生強度等。確認產生量還需了解企業的產品產量,原輔材料是否有變化。  4. 注重各類數據間的邏輯關系,產生臺賬(經營記錄)、申報登記、管理計劃、轉移申請與批準、轉移聯單、貯存臺賬、上年度產生量、環評數量等數據之間的平衡關系;  5. 對工業危險廢物鑒別及程序的說明;  6. 做好介紹本單位危險廢物管理情況匯報材料。  7. 檢查固體廢物的種類、數量、理化性質、產生方式。  8. 危險廢物應當委托具有相應危險廢物經營資質的單位利用處置,嚴格執行危險廢物轉移計劃審批和轉移聯單制度。   危險廢物現場檢查需調閱的相關資料  1. 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與“三同時”驗收報告及批復。環評關于危險廢物和疑似危險廢物的分析結論。  2. 申報登記證明(比如:年度環統、年度排污申報,以及試點區域的網上申報等)   固廢產生、貯存、綜合利用、處理處置數量、去向記錄臺賬(向運輸/處置單位索取轉運點或處置單位收據,作為臺賬重要信息來源)規范的固廢貯存場所  3.運輸轉移、綜合利用、處理處置合同及運輸/處置單據(別忘了向運輸/處置單位索取轉運點或處置單位收據)跨省轉移批文。  4. 管理臺賬(分年度),超期貯存與申請情況。  5.  管理計劃及備案申請表、申報登記。  6. 委托處置合同、委托單位經營許可證復印件。轉移計劃及轉移聯單(分年度)。  7.  內部管理制度(包括危險廢物包裝內部規范制度)、業務人員培訓記錄。  8. 來信來訪和舉報材料。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環保365等) 9. 應急預案及備案申請表、應急演練記錄、應急物資、設施和器材清單等。  10.  企業自查記錄和環保部門檢查及整改記錄。有自行處置的,還需提供處置裝置(設施)的環評和驗收技術文件及批復及處置設施運行污染物排放監測報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