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職業安全健康監察執法加權體系
印明鈺
轉載
【簡介】
執法檢查次數通常是衡量監察執法行動的重要指標。但是,單純靠檢查次數對安全健康監察機構進行統計和績效考核,顯然這一方式相對簡單,它不能充分體現監察執法行動的真正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引導監察人員傾向選擇簡單易行的監察對象。因此,美國職業安全健康局(OSHA)從2016年開始實施“執法加權體系”(EWS),并在2019年更新為“OSHA加權體系”(OWS),對執法行動、執法支持活動和企業合規援助活動賦予不同的加權分值,促使執法行動重點關注關鍵性、戰略性領域,促進執法資源分配更加合理,不斷提升安全健康執法效果和效率。
【正文】
一、傳統執法衡量體系的弊端
美國OSHA起初認為,安全健康合規官(即監察人員)檢查的工作場所數量越多,執法次數越多,則該機構對安全健康的影響越大。在實際執法過程中,美國OSHA發現這種簡單快捷的傳統統計方式引發了一些弊端。一是不能正確、準確評定監察行動績效。比如,小型建筑工地監察活動通常只需一名合規官在數小時內即可完成,而化工制造企業監察活動則需要多名合規官和專家花費數日甚至數月時間才能完成。以上兩種現場檢查在使用傳統計數方法時,均只計為一次。二是導致部分合規官不愿對復雜性高且需更多人手的高危企業開展檢查,而傾向于選擇低風險場所進行檢查,甚至存在重復檢查,以達到檢查次數指標。三是部分高危企業的雇主存在僥幸心理,認為合規官在這種統計方式下會選擇簡單易行的監察對象,自身可僥幸逃避檢查,忽視企業自身的安全生產管理工作。
二、建立新型考核體系
2015年,美國OSHA啟用“執法加權體系”(EWS),對各類安全健康執法行動,根據其所需資源多少和時間長短等因素,賦予相應的執法權重分值,鼓勵合規官重點關注占時長、資源密集型且影響廣泛的執法行動。比如,對簡單的小型建筑工地檢查賦予1個分值,化工設施檢查2分,過程安全管理檢查7分。美國OSHA于每個財政年度結束時,統計所轄大區局和區域辦公室的執法分值并考量其績效。2016至2018年間,全國年平均監察行動加權占比率約12%。
執法權重體系各類加權值如下:
序號  | 監察行動分類  | 加權值  | 
1  | 重大案件(比如罰款10萬美元以上的案件)  | 8分  | 
2  | 過程安全管理  | 7分  | 
3  | 人機工程學危害  | 5分  | 
4  | 高溫危害  | 4分  | 
5  | 不屬于國家重點監察計劃的危害  | 3分  | 
6  | 工作場所暴力危害  | 3分  | 
7  | 死亡事故/災難 (*災難指導致3名以上員工住院的事故)  | 3分  | 
8  | 可燃粉塵  | 2分  | 
9  | 個體采樣  | 2分  | 
10  | 非正式投訴調查  | 1/9分  | 
11  | 快速響應調查  | 1/9分  | 
2019年9月,美國OSHA對執法加權體系進行了改進,更名為“OSHA加權體系”(OWS)。新體系的目標旨在繼續開發和支持監察行動管理系統,使執法行動重點關注能對工作場所降低傷亡和職業病產生最大影響的關鍵性、戰略性領域,促進執法資源分配更加合理,支持美國OSHA采取積極主動方法,而不是在事故發生后簡單響應。新體系以執法行動加權為主干,增加現場檢查支持活動加權和合規援助活動加權兩個部分。更新后,美國OSHA監察行動加權占比率提升至45%。
美國2016-2018財政年度安全健康監察行動使用EWS和OWS對比
使用EWS  | 如果使用OWS  | |
2016年執法總次數  | 32,005  | 32,005  | 
加權次數占比%  | 13.8%  | 44.5%  | 
平均加權值  | 1.26  | 1.88  | 
總加權值  | 40,199  | 60,054  | 
2017年執法總次數  | 32,396  | 32,396  | 
加權次數占比%  | 12.1%  | 47.2%  | 
平均加權值  | 1.19  | 1.91  | 
總加權值  | 38,692  | 61,885  | 
2018年執法總次數  | 32,023  | 32,023  | 
加權次數占比%  | 11.8%  | 45.8%  | 
平均加權值  | 1.21  | 1.91  | 
總加權值  | 38,760  | 61,197  | 
三、綜合考慮各因素權重
美國OSHA在設定執法行動加權值時,通常結合多種因素綜合考慮,包括是否針對高度危險的工作場所或過程、檢查行動是否屬于對戰略性危害的重點監察計劃、檢查復雜程度、使用的資源強度等。美國OSHA根據加權體系對各財政年度所完成的執法活動進行統計評估,并結合自身戰略計劃調整來年的監察活動重點和加權系數。執法支持活動包括非正式投訴調查和快速響應調查,不屬于現場檢查行動,但與現場檢查密切相關,是美國OSHA職業安全健康和諧管理法中的重要手段。但是,合規官本可用于關鍵性、戰略性檢查的時間和資源極有可能被會支持活動占用,因此,初定為每9個支持活動分配1個加權分。合規援助活動主要指美國OSHA對企業建立安全健康管理體系的幫扶行動,包括企業自愿保護計劃、戰略合作伙伴計劃和中小企業現場指導計劃等。美國OSHA將進一步確定納入哪些活動以及權重分配,具體加權值仍需通過建模和測試得出。
各項活動的基本加權值主要通過活動平均經過時間和每次活動小時數來計算得出。經測算,所有監察活動的平均經過時間是36天,每次監察活動的平均時間是27.8小時。通過以下方程式計算基本加權值。
OSHA權利體系分組和加權值
監察活動分組  | 基本加權值  | OWS 權重因素  | 最終加權值  | 
A組  | 5.5分  | 1.27  | 7分  | 
B組  | 2.5分  | 2  | 5分  | 
C組  | 0.5分  | 6  | 3分  | 
D組  | 1.5分  | 1.33  | 2分  | 
E組  | 1分  | 1  | 1分  | 
執法活動加權值
1.A組(7分):最耗時、最復雜、優先級最高的檢查。
(1)刑事案件
(2)重大案件
2.B組(5分):對高優先級危害,以及比平均水平更復雜和/或具有高持久價值的危害的檢查。
(1)死亡事故和災難后的檢查
(2)化工企業國家重點監察計劃和過程安全管理檢查
3.C組(3分):按照既定重點計劃,對導致工作場所死亡事故的原因的危害進行計劃檢查。
(1)夾困危害:比如人員在挖溝、設備操作時被夾住
(2)電氣危害:比如架空電線、電氣布線方法
(3)墜落危害:比如腳手架
(4)物體打擊危害:比如公路作業區、材料搬運
4.D組(2分):對時間密集且高優先級的既定優先危害重點監察行動后的計劃監察,對新危害進行檢查,根據相關安全健康重大危害的既定執法政策進行計劃檢查。
(1)截肢
(2)可燃性粉塵
(3)人體工程學
(4)高溫危害
(5)非可允許接觸限值過度暴露
(6)工作場所暴力危害
(7)有限空間作業許可證
(8)個人采樣(如空氣污染物或噪音)
(9)現場特定檢查對象
5.E組(1分):包括未列出的所有其他檢查。
美國2020-2022財政年度安全健康監察行動次數和加權分統計對比
OWS加權值  | 2020財政年度  | 2021財政年度  | 2022財政年度  | |||
監察次數  | 加權分值  | 監察次數  | 加權分值  | 監察次數  | 加權分值  | |
總計  | 21,710  | 43,925  | 24,333  | 48,386  | 31,820  | 60,037  | 
A組 - 7 分  | 128  | 896  | 75  | 525  | 119  | 833  | 
B組 - 5 分  | 1,554  | 7,770  | 1,462  | 7,310  | 1,235  | 6,175  | 
C組 - 3 分  | 6,836  | 20,508  | 8,157  | 24,471  | 10,148  | 30,444  | 
D組 - 2 分  | 1,559  | 3,118  | 1,443  | 2,886  | 2,267  | 4,534  | 
E組 - 1 分  | 11,633  | 11,633  | 13,196  | 13,196  | 18,051  | 18,051  | 
四、借鑒與啟示
政府安全執法檢查效果歷來被各國高度重視,執法檢查行為對推進企業落實主體責任有很大影響。我國已經建立了各級安全執法機構的考核評估體系,目的是不斷改進安全執法效果和效率,強化精準執法。對于執法檢查的考核需要綜合考量各類執法因素,包括對各種執法檢查所占用的時間、執法檢查的復雜程度、執法檢查涉及的關鍵性事項、執法檢查關注的戰略性事項、執法檢查計劃完成情況、對違法行為的處罰情況等進行統籌考慮,以便更好地履行安全執法檢查職責,提高安全執法檢查的質量。
